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拆结构、快拆组件及电子设备包装盒。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运动相机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固性,提高运动相机的运输安全性。运动相机在包装时,通常需要固定运动相机,即可以将运动相机固定在包装盒内,以避免运动相机由于包装盒的晃动而发生晃动导致的损坏。
因此,如何实现运动相机在包装盒内的简单安装固定以及快拆使用,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拆结构、快拆组件及电子设备包装盒,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简单固定或解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快拆结构,包括:
安装座、至少一个固定组件和与所述固定组件数量相同的锁扣组件;
所述安装座开设有用于插拔待固定装置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固定件,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同一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均设有用于与所述待固定装置配合的固定孔;
所述锁扣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块和连接于所述固定块的弹性件,两个所述固定块能够一一对应地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固定孔内移动,所述弹性件能够对所述固定块提供沿所述固定孔的轴向移动的弹性力;
其中,当两个所述固定块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扣组件能够用于锁定所述待固定装置与所述安装座,当两个所述固定块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扣组件能够用于解锁所述待固定装置与所述安装座。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端面均为楔形端面,所述固定块能够相对所述固定孔转动,以使所述楔形端面朝向或背向所述安装座;
当所述楔形端面朝向所述安装座时,所述锁扣组件能够用于锁定所述待固定装置与所述安装座锁定,当所述楔形端面背向所述安装座时,所述锁扣组件能够用于解锁所述待固定装置与所述安装座。
进一步地,在一个所述锁扣组件中,所述弹性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地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块。
进一步地,在一个所述锁扣组件中,所述弹性件为一个,所述弹性件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呈弧形,所述弹性件能够自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转动至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包括主体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弹性件的端部的端面,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固定孔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呈圆柱状;所述支撑部呈圆柱状,所述支撑部的半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半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快拆组件,包括待固定装置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快拆结构,所述待固定装置设有用于插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固定孔配合的配合孔;
其中,当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块至少部分地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和所述配合孔内时,所述待固定装置与所述安装座锁定,当所述固定块脱离所述配合孔时,所述待固定装置与所述安装座解锁。
进一步地,对应一个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间隔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宽度,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均设有所述配合孔。
进一步地,所述待固定装置还设有底座,所述安装座还开设有与所述底座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底座的内腔用于收容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待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电子设备;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配合形成用于收容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扣合部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第一扣合部的紧固部,所述紧固部沿朝向所述第一扣合部方向延伸并形成于所述第二扣合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待固定装置的侧面具有至少一个通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为相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装盒,包括盒体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快拆组件,所述快拆组件设于所述盒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对应所述待固定装置的外侧面为透明结构,所述盒体对应所述待固定装置以下的外侧面为非透明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快拆结构,通过锁扣组件的固定块在固定组件的固定孔内移动并与待固定装置相配合,当两个固定块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锁扣组件能够锁定待固定装置与安装座,当两个固定块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锁扣组件能够解锁待固定装置与安装座。如此,通过移动相互配合的两个固定块,即可实现锁扣组件对待固定装置与安装座的锁定或解锁,结构简单并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快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快拆结构的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快拆结构的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快拆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快拆组件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快拆组件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拆结构、快拆组件及电子设备包装盒,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简单固定或解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快拆结构、快拆组件及电子设备包装盒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拆结构100,包括:安装座10、至少一个固定组件20和与固定组件20数量相同的锁扣组件30。固定组件20和锁扣组件3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其中,安装座10开设有用于插拔待固定装置90的第一安装孔11。
固定组件20包括两个第一固定件21,两个第一固定件21设置于安装座10的同一侧,两个第一固定件21均设有用于与待固定装置90配合的固定孔23。
锁扣组件30包括两个固定块31和连接于固定块31的弹性件32,两个固定块31能够一一对应地在两个第一固定件的固定孔23内移动,弹性件32能够对固定块31提供沿固定孔23的轴向移动的弹性力。
当两个固定块31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锁扣组件30能够用于锁定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当两个固定块31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锁扣组件30能够用于解锁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
实际应用中,待固定装置90可以从背对第一固定件21的一侧由第一安装孔11插入或拔出安装座10。当待固定装置90安装到位后,将两个固定块31在对应的固定孔23内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到与待固定装置90相抵接配合,从而将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相互锁定。当需要拔出待固定装置90时,将两个固定块31在对应的固定孔23内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直到脱离待固定装置90,从而将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相互解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快拆结构100,通过锁扣组件30的固定块31在固定组件20的固定孔23内移动并与待固定装置90相配合,当两个固定块31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至与待固定装置90锁定,锁扣组件30能够锁定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当两个固定块31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至脱离待固定装置90,锁扣组件30能够解锁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如此,通过移动相互配合的两个固定块31,即可实现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的锁定或解锁,结构简单并且操作方便。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20和锁扣组件30的数量均为一个。安装座10为板状结构,第一安装孔11为方形孔。两个第一固定件21均为板状结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1的两侧,两个第一固定件21上开设的固定孔23的位置对应。当然,在其他例子中,固定组件20和锁扣组件30的数量以及第一安装孔11的形状均可以根据待固定装置90的尺寸大小设定,不同固定组件20的第一固定件21可以均匀围设在第一安装孔11的周围,以达到最可靠的受力结构。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固定块31的相对端面均为楔形端面33,固定块31能够相对固定孔23转动,以使楔形端面33朝向或背向安装座10。
当楔形端面33朝向安装座10时,锁扣组件30能够用于锁定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当楔形端面33背向安装座10时,锁扣组件30能够用于解锁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
实际应用中,待固定装置90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固定件21的固定孔23相对应的配合孔。在锁扣组件30与安装座10连接后,固定块31的楔形端面33可以至少部分凸出于对应的固定孔23。如图2所示,当楔形端面33朝向安装座10时,待固定装置90可以从背对第一固定件21的一侧由第一安装孔11插入安装座10。此过程中,待固定装置90先与固定块31的楔形端面33凸出于固定孔23的部分相抵接,两个固定块31均在待固定装置90的挤压作用下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待固定装置90安装到位后,配合孔与第一固定件21的固定孔23的位置对应,两个固定块31在弹性件32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以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到固定块31再次凸出于对应的固定孔23并且该凸出部分至少部分地穿设在对应配合孔内,从而将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相互锁定。也即,当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相互锁定时,固定块31可以完全穿设于固定孔23与配合孔内,固定块31的自由端也可以部分凸出于配合孔外,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当待固定装置90开设的配合孔是盲孔时,固定块31可以完全穿设于固定孔23与配合孔内,或者,需要通过楔形端面33的作用,使得在插拨待固定装置90时,能够实现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的自动固定或解锁时,固定块31可以完全穿设于固定孔23与配合孔内。例如,当待固定装置90开设的配合孔是通孔时,固定块31的自由端可以部分凸出于配合孔外,或者,希望借助于用户向相反的两端移动两个固定块31以远离两个固定块时,固定块31的自由端可以部分凸出于配合孔外。
当然,也可以理解,当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相互锁定时,固定块31与弹性件32连接的一端也可以位于固定孔23外,即此时,弹性件32部分位于固定孔内。
当需要拔出待固定装置90时,可以将固定块31转动至使楔形端面33朝向安装座10,如图3所示。待固定装置90可以从背对第一固定件21的一侧由第一安装孔11拔出安装座10。此过程中,待固定装置90先与固定块31的楔形端面33凸出于固定孔23的部分相抵接,两个固定块31均在待固定装置90的挤压作用下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直到固定块31完全脱离待固定装置90的配合孔,解除对待固定装置90的限位,以使待固定装置90可以拔出第一安装孔11,从而将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相互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例子中,固定块31的端面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弧形端面或球形端面,只要可以保证与待固定装置90抵接配合后沿固定孔23移动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一个锁扣组件30中,弹性件32为一个,弹性件32连接于两个固定块3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2呈弧形,例如半圆形环,弹性件32能够自第一固定件21的一侧转动至另一侧,以带动固定块31相对固定孔23转动,使得楔形端面33朝向或背向安装座10。
而在其他例子中,在一个锁扣组件30中,弹性件32也可以为两个,两个弹性件32一一对应地连接于两个固定块31。可以理解为,弹性件32既可以是单独设置的,也可以是一体设置的,只要可以保证对固定块31提供沿固定孔23的轴向移动的弹性力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块31包括主体部34和支撑部35,楔形端面33形成于主体部34。支撑部35设于主体部34靠近弹性件32的端部的端面,以加强固定块31的结构强度,弹性件32连接于支撑部35远离固定孔23的端面。可选地,主体部34和支撑部35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主体部34呈圆柱状,支撑部35呈圆柱状,主体部34的半径与固定孔23的孔径相适配,支撑部35的半径大于主体部34的半径。如此,支撑部35的半径即大于固定孔23的孔径,可以对固定块31起到限位的作用。
参见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快拆组件200,包括用于待固定装置90和快拆结构10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关于快拆结构100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快拆组件200。待固定装置90设有用于插拨于快拆结构100的安装座10的第一安装孔11的第二固定件91,第二固定件91设有与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21的固定孔23配合的配合孔92。
如此,固定块31可以沿远离固定孔23的方向移动至至少部分穿设于配合孔92内,进而将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91锁定。固定块31也可以沿靠近固定孔23的方向移动至脱离配合孔92,进而将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91解锁,从而实现待固定装置90和安装座10的锁定或解锁。其中,对应一个固定组件20,第二固定件9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至少一个。
其中,当快拆结构100的锁扣组件30的至少一个固定块31至少部分地穿设于对应的固定孔23和配合孔92内时,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锁定。当固定块31脱离配合孔92时,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解锁。
实际应用中,待固定装置90可以从背对第一固定件21的一侧由第一安装孔11插入或拔出安装座10。以一个固定组件20中两个固定块31的相对端面为楔形端面33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当楔形端面33朝向安装座10时,待固定装置90可以从背对第一固定件21的一侧由第一安装孔11插入安装座10。此过程中,待固定装置90先与固定块31的楔形端面33凸出于固定孔23的部分相抵接,两个固定块31均在待固定装置90的挤压作用下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待固定装置90安装到位后,配合孔92与第一固定件21的固定孔23的位置对应,两个固定块31在弹性件32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以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到固定块31再次凸出于对应的固定孔23并且该凸出部分穿设在对应配合孔92内,从而将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相互锁定。也即,当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相互锁定时,固定块31可以完全穿设于固定孔23与配合孔92内,固定块31的自由端也可以部分凸出于配合孔92外,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当待固定装置90开设的配合孔92是盲孔时,固定块31可以完全穿设于固定孔23与配合孔内,或者,需要通过楔形端面33的作用,使得在插拨待固定装置90时,能够实现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的自动固定或解锁时,固定块31可以完全穿设于固定孔23与配合孔92内。例如,当待固定装置90开设的配合孔92是通孔时,固定块31的自由端可以部分凸出于配合孔92外,或者,希望借助于用户向相反的两端移动两个固定块31以远离两个固定块时,固定块31的自由端可以部分凸出于配合孔92外。
当然,也可以理解,当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相互锁定时,固定块31与弹性件32连接的一端也可以位于固定孔23外,即此时,弹性件32部分位于固定孔内。
当需要拔出待固定装置90时,可以将固定块31转动至使楔形端面33朝向安装座10,如图6所示。待固定装置90可以从背对第一固定件21的一侧由第一安装孔11拔出安装座10。此过程中,待固定装置90先与固定块31的楔形端面33凸出于固定孔23的部分相抵接,两个固定块31均在待固定装置90的挤压作用下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直到固定块31完全脱离待固定装置90的配合孔92,解除对待固定装置90的限位,以使待固定装置90可以拔出第一安装孔11,从而将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相互解锁。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应一个固定组件20,第二固定件91为两个,两个第二固定件91均设有配合孔92。其中,一个第二固定件91与一个第一固定件21对应,一个固定块31能够部分穿设于一个配合孔92内。两个第二固定件91的间隔距离小于第一安装孔11的宽度,以便待固定装置90插入或拔出安装座10的第一安装孔11。当然,在其他例子中,第二固定件92也可以是一个,第二固定件92只设有一个配合孔92,两个固定块31中的至少一个穿设在配合孔92内或脱离配合孔92,同样可以实现待固定装置90和安装座10相互锁定或解锁。优选地,对应一个固定组件20,第二固定件92是一个,第二固定件92的两侧均设有配合孔92,两个固定块31均能够部分穿设于配合孔92内,由此可以达到更可靠的受力结构。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待固定装置90还设有底座93,安装座10还开设有与底座93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12。第二固定件91设于底座93的底部,底座93的内腔用于收容电子设备99。待固定装置90和安装座10相互锁定后,第二固定件92位于安装座10的第一安装孔11内,底座93位于安装座10的第二安装孔12内,可以对待固定装置90起到更好的限位及固定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12为方形孔,第一安装孔11与第二安装孔12连通设置。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待固定装置90可以用于固定电子设备99,底座93包括第一扣合部931和第二扣合部932,第一扣合部931和第二扣合部932配合形成用于收容电子设备99的内腔,电子设备99可以卡接在第一扣合部931和第二扣合部932之间。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固定件91的长度可以设置为与第一固定件21的长度相适配,这样,当待固定装置90安装到安装座10后,可以使待固定装置90及电子设备99刚好放置在安装座10上,使得整个包装盒结构简洁统一的美观效果。
可以理解,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待固定装置90可以为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底座93为与电子设备99的结构相适配的框体结构,第一扣合部931和第二扣合部932均为与电子设备99的结构相适配的框体,第一扣合部931和第二扣合部932的一端之间通过一转轴94相互连接,两者可以通过转轴94相互转动。结合图4所示,第一扣合部931可以用于包覆电子设备99的前端面及小部分侧边框,第二扣合部932可以用于包覆电子设备99的后端面及大部分侧边框。实际操作时,可以先沿远离第二扣合部932的方向转动第一扣合部931,待将电子设备99放置到第二扣合部932后,再沿靠近第二扣合部932的方向转动第一扣合部931,使得第一扣合部931和第二扣合部932相互扣合,进而将电子设备99收容在内。
为了保证第一扣合部931和第二扣合部932相互扣合后能够更可靠地相互固定,第二扣合部932远离转轴94的一端可以设置用于卡合第一扣合部931的紧固部933,该紧固部933可以朝向第一扣合部931方向延伸形成,且朝向第一扣合部931方向延伸的结构可以向两端朝第一扣合部931的两侧延伸,以使得该紧固部933可以大致呈T形结构。该紧固部933可以采用诸如弹性材料,形成具备一定的形变能力的卡爪结构,第一扣合部931可以设有适配紧固部933的结构,如卡槽。当第一扣合部931和第二扣合部932相互扣合后,可以通过操作该紧固部933卡住第一扣合部931,进而保证第一扣合部931和第二扣合部932相互扣合后能够更可靠地相互固定。当需要分离第一扣合部931和第二扣合部932时,可以操作紧固部933使其脱离第一扣合部931,即可将第一扣合部931和第二扣合部932分离。
其中,紧固部933可以与第二扣合部932转动连接,以通过对紧固部933的转动操作或卡合操作,实现第一扣合部931和第二扣合部932之间的相对固定或转动。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待固定装置90的侧面具有至少一个通孔结构95,该通孔结构95既可以减轻待固定装置90的重量,又可以使电子设备99的部分结构外露出来。
可选地,电子设备99可以为运动相机、相机、移动终端等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装盒,包括盒体和快拆组件200,快拆组件200可以设于盒体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关于快拆结构100及快拆组件200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包装盒。
其中,待固定装置90可以从背对第一固定件21的一侧由第一安装孔11插入或拔出安装座10,快拆结构100的固定组件20以及锁扣组件30均隐藏在安装座10的另一侧。从而在安装座10的这一侧在电子设备包装盒的盒体内得到隐藏时,可以有效隐藏快拆结构100与待固定装置90的配合锁定部分,保证了电子设备包装盒200的外观美观。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包装盒的盒体对应底座93的外侧面可以为透明结构,而对应底座93一下的外侧面可以为非透明结构。即将待固定装置90固定电子设备99并与安装座10固定后,透过电子设备包装盒的盒体的上部可以看到电子设备99的部分外观结构,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视觉效果,而待固定装置90与安装座10的配合固定部分则无法透过电子设备包装盒的盒体的下部观测到,提高了电子设备包装盒200的外观美观性,且可以充分利用安装座10的下方空间,如除固定待固定装置90外,还可以放置电子设备99的诸如配件,如充电线,又如产品介绍资料。同时,该电子设备包装盒利用快拆组件200能够实现电子设备99的快速拆装,实现简洁统一的包装外观效果,且快拆结构100的占用体积小,能够有效减小包装体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专利文件披露的内容包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该版权为版权所有人所有。版权所有人不反对任何人复制专利与商标局的官方记录和档案中所存在的该专利文件或者该专利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