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市民而言,过年的仪式感,一般从准备年货开始。节前,市场商户的计量是否公平公正,有没有过度包装?结合制定的年度抽检计划,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商品过度包装专项检查,一起来看↓
昨天(1月31日),在盒马鲜生中信泰富万达广场店,糕点、糖果、腊肉等年货礼盒套装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嘉定新城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随机抽查了部分礼盒,发现大多数礼盒包装“去繁为简”,少了中间过度包装隔层与修饰层。
“比如这种坚果礼盒,我们打开后可以看到,里面满满当当,没有隔层或额外的小包装盒,初步判断不存在‘过度包装’的嫌疑。”嘉定新城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龚祉恺说。
“我们所有的商品都是从大仓过来的,从源头上进行了严格的筛查。如门店端发现有‘过度包装’的商品,我们会第一时间向上反馈,并通知供应商做相关检测,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盒马鲜生中信泰富万达广场店店长问果表示。
随后,执法人员又来到一家烟酒店,发现部分包装精致的茶叶礼盒“不太对劲”。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执法人员一层一层打开包装,偌大的盒子里只有350克的茶饼。“商品整体看起来体积很大,但打开包装后才发现内部产品其实很小,存在‘过度包装’的嫌疑。”执法人员现场要求经营者下架相关产品,“我们将联合计量所,对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等指标做进一步检测。一旦确认产品包装不合格,将依法处理。”龚祉恺表示。
到底什么是“过度包装”?
执法人员介绍,过度包装指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要求的包装。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修订的GB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其中对于包装的层数、包装的成本和销售价格以及产品混装都作了相应规定。比如,粮食和加工品、月饼和粽子在包装层数上不应超过三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四层。包装空隙率方面,以一件净含量大于50毫升/克的食品为例,其空隙率不得超过30%。
“一些经营者为了给商品提高‘身价’,过度在包装上下功夫,不仅加剧了资源浪费,还给消费者增加了负担。”龚祉凯提醒,“经营商家要严把进货关,对过度包装的商品坚决做到不采购、不销售,从进货源头抵制过度包装。”
据介绍,消费者可以通过“一看、二问、三算”,简单判断商品是否属于过度包装。“一看”,就是要看商品的外包装是否为豪华包装,包装材料是否属于昂贵的材质;“二问”,就是在不拆开包装的情况下,问清包装层数,判断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包装是否超过了三层,其他类食品及化妆品包装是否超过四层;“三算”,就是要测量或估算外包装的体积,并与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进行对比,看是否超标。以上三个方面,只要一项不符合要求,就可以初步判定为不符合标准要求。
区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若发现存在“过度包装”嫌疑的问题商品,可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市民可通过扫码进入
“包装有度”小程序作简易判断↓
注:该小程序对于“过度包装”的判定结果仅用以初步查验问题包装,作为处罚依据的检测结果仍须以权威计量检测机构的最终检测报告为准。